迈畅历史人文网
首页 > 历史名人 > 孙策为什么杀死于吉

孙策为什么杀死于吉

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素来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相比起《三国志》而言,演义之中的那些精彩桥段,往往更具有故事性、传奇性,甚至还可能具有一些神话色彩。因此,尽管演义中的许多情节已经明显脱离实际,但读者们却依然津津乐道——比如关羽遇害之后,还能附身于吕蒙身上痛骂一顿孙权;诸葛亮夜观星象,便可料敌于先,将战争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除此之外,东吴“活神仙”于吉咒杀孙策的故事也充满了神秘色彩。事情发生在袁绍和曹操对峙于官渡时期,孙策就想趁着这一难得机会袭取许都。当时正值江东大旱,他日夜催促士兵加快实施这一计划的时候,却发现不少人都想去拜一拜“活神仙”于吉,为此行求个平安。孙策见此大怒,便亲自召见这个百姓口中的“活神仙”。

由于孙策此前心中已有成见,所以他对于吉的态度很不友好,将其视之为“惑众妖人”,令他为江东求一场雨。谁知于吉挥手一招,果然天降暴雨。一时间,不少百姓都出来奔走呼号,向于吉表达感激之情。孙策见他如此受欢迎,心中更是怒意陡增,最终生出杀心,将于吉强行杀死。于吉死后,孙策先是被刺客所伤,后又被鬼魂缠身,最终死于旧伤复发。

需要指出的是,演义之中的于吉事迹基本与成书于东晋的《搜神记》相吻合,可见这一故事更偏向于志怪小说而非真实事件。事实上,于吉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杀死“江东小霸王”孙策。不过于吉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也确实是为孙策所杀,因此这件事还是引发了后世的争议,于吉和孙策看起来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那么孙策为何还要一意孤行地杀死于吉?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分析孙策的实际心理。据《江表传》记载,“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按照记载,于吉本是琅琊人,是东汉末年黄老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抵达江东以后,于吉经常免费施舍符水,替穷苦百姓治病。随着时间推移,他在民间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很多人甚至还抛家舍业地跟在他身边。

他的威望高到了什么地步呢?“时人皆知于吉,而不知孙策。”渐渐的,孙策心中对于吉生出忌惮之心。那么为何孙策会为什么容不下一个宗教领袖呢呢?据《三国志》记载,吴郡太守曾偷偷投效曹操,他在信中曾评价孙策为“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于外必作世患。”

这其实正是关键原因所在——孙策与项羽有着同样的性格缺陷,那就是刚愎自用,且没有容人之气度。当时孙策刚刚平定江东,正是意满志得之时,他忽然发现一个道士的威望都要盖过自己,他如何不会记恨?这一点在《三国志》注引《吴录》的记载中同样能够得以印证,“孙将军为人,恶胜己者,若每问,当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义,此必危殆。”不难发现,在孙策有勇有谋的外表之下,他其实还藏着一颗妒忌之心,稍不如意就会发泄私愤。这么一来,于吉又怎能不死?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水瓶座历史名人 孟浩然终于南园
幕府入职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孟浩然在荆州一带多所游览,夏,孟浩然患背疽,卧...
白羊座历史名人 孟浩然的名字怎么来的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
历史名人 孟浩然没有当官的原因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 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
白羊座历史名人 孟浩然因生病期...
史书上说孟浩然是“浪情宴谑,食鲜疾动”而死。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遭贬官途过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 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