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畅历史人文网
首页 > 历史名人 > 契尔年科生平简介

契尔年科生平简介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英文:Konstantin Ustinovich Chernenko,俄文:Константи́нУсти́новичЧерне́нко,1911年9月24日-1985年3月10日),苏联家,苏联党务和国务活动家,工人运动的出色组织者。

1984年2月13日,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总逝世后,任苏共中央总。就任总后已经体弱多病,此后不久健康更加恶化,无法正常履行职务,任总13个月后即去世。由戈尔巴乔夫接任总职务。其代表作品有《苏联的》等。

契尔年科,1911年9月24日生于西伯利亚克拉亚尔斯克边疆区俄罗斯农民家庭。曾在高级党校和基什尼奥夫教育学院求学。1931年入党。1941-1943年任克拉亚尔斯克边疆区。1945-1948年住奔萨州。1948-1956年任摩尔达维亚宣传鼓动部部长,受到勃列日涅夫赏识,调莫斯科工作(1956-1960)。

1964年勃列日涅夫掌握党权,以契尔年科为主要参谋人员。1971年即为委员,1977年起为局委员。许多人早已认为他是勃列日涅夫的亲信和人。但勃列日涅夫死后,契尔年科未能获得党内多数派系支持,遂使前克格勃首脑安德罗波夫于1982年11月12日就任党的总。

1984年2月13日在安德罗波夫逝世后就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就职后不久健康显然恶化,经常不能履行职务。他在短短任期内几乎无所建树。他死后由戈尔巴乔夫继任。

契尔年科在20世纪50年代初结识勃列日涅夫,受到勃的赏识,以后一直随勃列日涅夫在一起工作,被称为是“第聂伯帮”的重要成员和勃列日涅夫的“总管家”之称。安德罗波夫逝世后,他当选为苏共中央总时已73岁高龄,成了十月以后就任苏共最高领导职务年事最高的人。

从契尔年科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威望来看,显然具有过渡性质。他执政仅13个月,虽然未能改善苏联国内外面临的困境,但保持了苏联政局的稳定,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在契尔年科执政期间强调政策的继承性,因此基本上保持了安德罗波夫时期的对内对外政策。在经济方面,契尔年科主张对苏联的整个经济体制进行认真的改造,提出完善经济活动,改革管理形式和方法、将国民经济变成一种高效率的有条不紊的机制。

契尔年科指出,经济试验的实质在于给企业更多的权利,提高企业的责任感,摆脱中央过多的监督。契尔年科要求经济干部要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大胆地进行探索。他强调要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尽快地将科学技术成就运用到生产中去。在他执政期间。除继续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外,方面的改革并没有展开。

关于苏联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他继承了安德罗波夫的“起点论”,说:“苏联目前正处在建设新阶段—完善发达社会的开端”。(《契尔年科言论选集》85年中文版)他不仅强调了这个结论的重要性,而且也指出了发达阶段的长期性,强调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他把完善发达作为党的基本方针,具体地说,就是使生产力发生深刻质变并相应地改善生产关系,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劳动纪律和社会纪律.进一步发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契尔年科长期从事党务和意识形态工作,多次强调在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工作和经济工作方面要始终如一地遵循列宁主义的原则,认为不创造必要的社会前提和意识形态前提,要把经济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是不可能的。

虽然业已成熟的经济问题、组织问题及问题十分重要,但意识形态工作越来越提到首位,它是全党的事业。强调把改善意识形态工作和教育工作提高到“适应党在完善发达过程中正在完成的那些重大复杂的任务的水平”。(《苏共中央全会(1983年6月14日——15日)文件汇编》,莫斯科1983年版)

契尔年科非常重视抓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大力呼吁要杜绝资产阶级文化的渗入,主张对中小学的教育进行改革。然而,契尔年科却没有挽救得了自苏斯洛夫去世后苏联国内意识形态混乱的局势。

在对外关系方面他认为国际形势的特点是:战争危险急剧增强,和帝国主义以及双方的方针和针锋相对的世界观的对抗空前紧张。因此他对美国的态度比较强硬,尤其是美国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后,直到1984年12月份,他在会见美国企业家哈默时才表示苏美两国应建立良好关系。

在同东欧国家关系方面,强调要全力发展和加强团结合作,而东欧国家无论是国内建设还是对外关系方面,如有一些独立自主的做法都会被视为越轨行为而遭到指责。关于中苏关系方面,虽然他强调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很重要,但和安德罗波夫时期一样,中苏两国关系没有出现更积极的进展。

契尔年科任职期间积极参加集体制定和贯彻建设发展的方针,为提高人民福利、完善、增强国防、巩固国家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契尔年科多次代表苏共参加外国工人党代会。获得列宁勋章3枚,劳动红旗勋章3枚,德国最高奖赏卡尔马克思勋章一枚,保加利亚最高奖赏季米特洛夫勋章一枚。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张姓的历史名人 孙策之死跟孙权有关吗
小霸王孙策是江东猛虎孙坚的长子,孙坚死后,当时年仅17岁的孙策以传国玉玺换取袁术的支持加上父亲的旧部,东渡长江连败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及吴郡严白虎等...
姓刘的历史名人 孙策为什么杀死于吉
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素来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相比起《三国志》而言,演义之中的那些精彩桥段,往往更具有故事性、传奇性,甚至还可能具有一些...
河南历史名人 孙策为什么不把...
以勇猛著称的孙坚,以武力著称于世,却死于小人之乱箭。儿子孙策继承了父业,才不到二十,就率领父亲旧部,不过数年,便平定了江东。也许这个世界真的有宿命这种事,...
张姓的历史名人 孙策临终前对孙...
孙家基本上世代都在富春江做官,但是,到了孙坚这一代,孙家的地位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正是群雄争霸的时代,孙坚仅仅依靠布衣之身,就在那个年代收服了...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