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畅历史人文网
首页 > 历史故事 > 2013年1月13日林家翘逝世

2013年1月13日林家翘逝世

2013年1月13日凌晨4时50分,林家翘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林家翘(1916年7月7日—2013年1月13日),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福州,力学和数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麻省理工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林家翘的研究主要包括:流体力学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天体物理的星系螺旋结构密度波理论,应用数学领域。

科研综述

林家翘在20世纪40年始的流体力学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整整一代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从20世纪60年始,进入天体物理的研究领域,开创了星系螺旋结构的密度波理论,并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他在应用数学领域作出了多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发展了WKBJ(Wentzel-Kramers-Brillouin-Jeffreys method)方法。

应用数学方面

在应用数学方面,林家翘最重要的是发展了解析特征线法和WKBJ方法。在数学理论方面,他最突出的是证明了一类微分方程中的存在定理,用来彻底解决海森伯格论文中所引起的长期争议。

流体力学方面

20世纪40年代,林家翘在流体力学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一代人的研究和探索。他用渐近方法求解了Orr-Sommerfeld方程,发展了平行流动稳定性理论,确认流动失稳是引发湍流的机理,所得结果为实验所证实。他和冯.卡门一起提出了各向同性湍流的湍谱理论,发展了冯.卡门的相似性理论,成为早期湍流统计理论的主要学派。

天体物理方面

20世纪60年代,林家翘进入天体物理的研究领域,创立了星系螺旋结构的密度波理论,成功地解释了盘状星系螺旋结构的主要特征,确认所观察到的旋臂是波而不是物质臂,克服了困扰天文界数十年的“缠卷疑难”,并进而发展了星系旋臂长期维持的动力学理论。

人物评价

林家翘是当代应用数学学派的领路人。推动了应用数学与流体力学的许多新领域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清华大学评)

林家翘是国际公认的力学和应用数学权威,他一生横跨多个领域,在流体力学、天体物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科学报》评)

林家翘卓越的科学成就及为中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重要贡献,积极推动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崇高情怀,学习他潜心治学、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学习他追求真理、不断创新、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国务委员陈至立评)

林家翘身居海外、心系祖国,在取得卓越成就后,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林先生的身上融汇了东西方人文和科学的闪光点,在他的心中深深刻下了清华精神的烙印。回到清华园,林先生积极倡导蛋白质结构折叠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耄耋之年仍不知疲倦地工作,帮助、扶植年轻人的成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胡和平评)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汉代历史故事 2020年5月...
张梅溪(1927年-2020年5月8日),女,广东新会人,是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妻子,作家,著有《在森林中》、《好猎人》、《绿色的回忆》等作品。 2020年5...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2020年5月...
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2020年5月15日),男,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
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2020年4月...
姚秀英(1931年8月8日-2020年4月12日),女,汉族,南京建筑四公司退休工人,幸存者。 2020年4月12日12时,姚秀英去世,享年89岁。 人物...
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2020年4月...
刘德海,琵琶演奏家,教育家。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是中国五十年代末期成长起来的演奏家中的优秀代表。人们称他为琵琶大师,国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代表作品:《十...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