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畅历史人文网
首页 > 历史故事 >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病逝。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蒋介石之长子。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学,1922年入上海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1988年逝世,享年78岁。

1925年10月,蒋经国赴苏联留学,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不久加入苏联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公开反苏,使十七岁的蒋经国被贬到西伯利亚当列兵。

“四·一二”反以后,蒋经国发表声明,声讨蒋介石背叛。1928年秋天,他又回到莫斯科,在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校学习。1935年,蒋经国在苏联与矿场女工芬娜结合,芬娜后来改名叫蒋方良。1936年1月,蒋经国在苏联《真理报》发表谴责蒋介石的公开信。第二年,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被获准回国。从1925年10月留学,到1937年回国,蒋经国在苏联一共生活了12个年头。

蒋经国病逝以后,成立了“蒋经国治丧委员会”,1月30日举行了遗体大殓仪式,后将遗体安放于桃园县大溪镇,准备将来运回安葬。

对蒋经国的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并在1月14日发表了谈话,肯定了蒋经国先生坚持一个中国,反对“独立”,主张国家统一,表示要向历史作出交待,并为的缓和作出一定的努力这一系列行动。

中央以及有关人士和蒋经国在的亲属都向台北发去了唁电。

主要贡献

蒋经国在“行政院长”任内推动十大建设,经济发展迅速,使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推行十大建设之前还在行政方面进行十项革新,使行政执行更为简廉有效,此外也颁布“与社会革新”的八项要点,有人将这两次革新统称为“十八项革新”。

在其主政期间较重视本土人才,大量启用本省籍官员,积极推行“本土化政策”。在其执政晚年逐步开始改革,即解除“戒严”、开放和,以及实行“机构改革”等,开启了化之路。

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反对“独立”。1987年11月宣布开放部分人士赴探亲,结束了近40年两岸同胞不相往来的局面。

在担任“行政院长”期间,蒋经国主张改革人铺张餐饮陋习,提倡“梅花餐”(即五菜一汤),使餐饮奢侈风气有所收敛。

较关心基层民众的生活,据报道,其每年超过200次亲自下乡走访,以了解地方实际需要。同时也很注重偏远乡村建设,落实水电及基础医疗卫生建设,减少城乡差距,使的乡村建设程度较进步。由于其作风亲民,深受民众的好评。当他在逝世的消息传出,不少民众曾闻声痛哭。迄今为止,在对以往几位的民调中,他仍是最受民众肯定的一位。

蒋经国著有《我的生活》、《我的父亲》、《负重致远》、《蒋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等书。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经典历史故事 601年3月1...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齐国公长孙晟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高宗李治母亲,太尉长孙无忌同...
儿童历史故事 271年4月3...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 裴秀出身...
描写历史故事的成语 234年4月2...
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东汉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 幼...
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 221年5月1...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

强力推荐